说句实话,关于楼层这件事,不试一试你根本不会知道哪层最舒服。我也算是个“搬家老手”了,从低楼层住到高楼层,换了四五个小区,头几年是跟着便宜走,后来才明白,住得舒不舒服,楼层真的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。
不是越高越好,也不是越低越方便,那种一看就“人人抢”的黄金楼层,真得靠经验去摸索。
下面这5个楼层,是我亲身住过、体会过之后,留下最满意的感受,不玄乎,有理有据。
第6~8层:视野够、蚊虫少、上下刚刚好
住过低楼层,知道有多吵,尤其是靠马路的,车一开窗根本没法睡觉。也住过高楼层,电梯坏了真能折磨死人,还特别晒,夏天一天晒下来屋里像烤箱。
反倒是6层到8层之间,刚刚好,不高不低。往窗外看,树顶刚好齐平,既有绿意,也不会太压抑。关键是离地面有一定距离,灰尘和蚊虫少不少,开窗通风也不会吸进去一堆灰。
家里老人腿脚不方便,电梯坏了还能勉强走上去,心里踏实。日常上下楼也不觉得折腾,电梯再忙也不怕卡太久。
第11层:采光通风都在线,不闷也不晒
有人一听11楼就皱眉,说不就是“两个1”?其实还真别带着数字敏感症,真正住过你就知道,这一层真舒服。
一方面,11层通常已经脱离了低楼层的灰尘、油烟和街道噪音;但它又没高到风吹得人头疼,夏天的热气也不会一直往屋里灌,空气流通非常自然。
另一方面,它的阳光也恰到好处。上午和傍晚都能进阳,冬天温暖,夏天不至于热得让你怀疑人生。比起15层以上的“烤箱楼层”,11层算是既通透又不晒。
第9层:安静又安全,楼道人流少
第9层其实很多人忽略,但我个人非常喜欢。住过一段时间之后,发现这层人流量特别低,不是顶层,也不是中层的“热门”,所以走廊安静得很。
而且大多数小区的9层并不高,万一突发停电、停水,水压影响也不大。像有些高层,小区水泵不给力,晚上洗个澡水都哗哗变细。
住9楼,水压稳定,通风顺畅,采光也在线。还有一个优点是,这一层因为不够“风景视野房”,房价相对没那么高,性价比是真的不错。
第5层:对有孩子的家庭非常友好
家里有娃之后,我特意搬去了5楼,说不上“高端”,但是真方便。小孩上学赶时间,有时候电梯一堆人,干脆直接走楼梯,也就几分钟。
而且5层一般就是“低不过头、高不过火”的区间,不用担心楼上漏水滴到你头上,也不用天天爬楼爬得累。阳光、通风、水压、噪音,都维持在一个比较舒适的中间值。
我还发现一个好处,就是小区很多设施刚好在2~4层,5楼离得不远不近,周末带孩子下去玩,方便得很。老人要来住,爬上爬下也不算吃力,生活节奏不会被打乱。
第15层:看风景、避蚊虫的首选楼层
如果你本身对楼层没有电梯焦虑,对采光和风景有较高要求,那15楼绝对是个让人心动的楼层。
站在阳台上,可以俯瞰整个小区,视野开阔不说,还特别有“居高临下”的安全感。高层空气清新,周围基本没有蚊虫滋扰,开窗睡觉一晚都不用担心被叮。
关键是噪音也降到最低了。楼下不管有人吵架,还是小孩玩耍,声音上来已经很微弱了,几乎不会打扰到你的生活。像我爱安静,住15层是一种享受。
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,15楼要配套好的电梯和稳定的水压,要不然再喜欢也难长久住下去。
搬了这么多次家,从闹市区到郊区,从新房到二手,每次选择楼层都有新的体会。现在回头看,真的不是谁说“低楼层适合谁,高楼层适合谁”这么简单,还是得结合自己的生活节奏、家庭成员、平时需求来判断。
找黄金楼层,别光听别人说什么吉利不吉利,更不要被开发商忽悠。用过才知道哪层舒服,住过才明白生活质量到底差在哪儿。
如果你最近正好在看房,不妨把这几个楼层留心记一下,说不定真的能帮你避坑,选到一个安静、通风、采光都刚刚好的家。
华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